警惕职业病致残,守护职业健康
来源: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 2024-12-09 16:04:58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世界残疾人日12.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浪潮中,劳动者们在各行各业辛勤付出,职业病却如隐藏在暗处的阴影,给劳动者的健康带来威胁,由此导致的残疾更是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了解职业病及其常见类型、致残原因以及防控措施,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什么是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常见的职业病有哪些呢?

  职业性尘肺病

  尘肺病是我国发病率最高及危害最大的职业病。长期在矿山开采及石材、陶瓷、金属加工等行业工作的劳动者,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等,可引起肺组织的进行性纤维化改变而罹患尘肺病。患者会出现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心肺功能严重受损,呼吸困难,活动受限,丧失劳动力而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职业性噪声聋

  噪声在职业环境中广泛存在,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会损害劳动者的听力。初期可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后期发展为双耳不可逆的永久性听力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语言交流和生活质量。使患者在社交和工作中面临巨大困难。

  职业性化学中毒

  引起职业性化学中毒的工业毒物存在于生产过程中,可能是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副产品等。种类繁杂,存在形式多样,导致的疾病也涉及人体各个系统。例如,苯中毒会损害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急性中毒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猝死,慢性中毒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汞中毒会损害神经系统、肾脏等,出现震颤、口腔炎、蛋白尿等症状;铅中毒可引起贫血、周围神经病等,这些损害情况如果严重都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受损而致残。

  职业性中暑

  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工作,人体的散热功能会受到影响。职业性中暑就是在户外、重体力劳动或接触热源等职业活动中,由于这些因素引起的中暑情况。可表现为大量出汗后以肌肉痉挛为主要表现的热痉挛,以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热衰竭,以及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热射病。其中热射病最为严重,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表现,甚至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可逆损伤而致残。

  怎么预防职业病?

  职业病的预防通常称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为“病因预防”。是指通过职业病危害的源头控制,如用人单位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降低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产生,预防健康损害的发生。

  “二级预防”又称“发病预防”,通过定期对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如粉尘浓度、化学毒物浓度、噪声强度等。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如采用除尘降噪措施,密闭化学毒物,采用无毒、低毒物质替代高毒物质,配发劳动保护用品、改善劳动条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设置防暑降温设施等,确保工作环境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职业病患者,保障劳动者健康。劳动者,要遵守操作规程及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在粉尘环境中要佩戴合格的防尘口罩,接触噪声要佩戴耳塞或耳罩等听力防护用品。接触化学毒物时,要根据毒物的性质选择相应的防毒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是指对健康受到危害的劳动者及时进行诊断、治疗和康复。

  总之,职业病是一个严肃的公共卫生问题,一旦罹患,会给劳动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虽然很多职业病是难以治愈的,但却是可以预防的,让我们共同努力,使劳动者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工作,预防职业病,减少职业病致残的悲剧发生。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等。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宣传处指导


责任编辑: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