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
来源: 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 2024-08-07 10:26:56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翻译家徐迟说过:“夜深人静、万籁无声之际,正是阅读《瓦尔登湖》之时,因为这是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如果心没有静下来,恐怕很难进入到这本书里去。”心乱时读,总想跳过大段大段看似“无用且散乱”的话:心静再读,才觉得“语语惊人,字字闪光,沁人肺腑,动我衷肠”,到夜深万籁俱寂之时,就更为之神往了。这本书并不那么好读,但仍然值得静下心来看。初读《瓦尔登湖》,发现此中有着太多金玉良言:“为生活做减法,为思想做加法。”、“人只有在举目无亲的远方才能够真诚地活着。”、“当你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简单,宇宙的法则也会变得简单。”“人需要一个家,一个温暖和舒适的地方,首先是身体的温暖,然后是情感的温暖。”“一个阶级的奢靡,需要另一个阶级的穷苦来支撑。这边是皇宫,那边就是救济院和沉默的穷人。”

细读《瓦尔登湖》,发现它就像是国外的《桃花源记》,但梭罗绝不是消极避世类型,这本书体现出大量的生活经验、实验探索、百科知识、人生哲学可谓是包罗万象。《瓦尔登湖》中对于自然景象的描绘,还让我想到《猎人笔记》,两者在描绘自然美景方面上有着很多相似共通之处,但后者更多地展现生活图景,揭示地主与贫农的阶级矛盾,前者则更多是哲理睿智的自我人生探索。曾有位读者看完《瓦尔登湖》后致信梭罗,表示想追随他的脚步去野外独居。梭罗果断拒

绝,并告诉他:“每个人应追随着自己的心,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其实在《瓦尔登湖》中,梭罗就曾明确表示:“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在瓦尔登湖居住两年多,梭罗把自己活成了一棵向下扎根,又不忘向上伸展的赤杨和松柏。他同泥土为伍,有云彩作伴,对自然十分敏感,书中细节描写也很具体生动,很多场景比喻,似乎作者悄悄地为读者安放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他的世界里,置身其中,感受向内探求之旅.“生命不息,观察不限,思考不止”,不断去挖掘自己的好奇和潜力,探索自然,探索世界。

读完《瓦尔登湖》,最深刻的感受就是:世界发展得很快,但我们完全有能力让它慢下来。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当下,《瓦尔登湖》值得人们静下心阅读,我们不必慌张赶路,只要按自己的节奏,步履不停地走过每个今天,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找寻真正的自己,认识自己,方能认知世界。


责任编辑: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员